Jsroads'Blog 每次的成长都是从看到自己的无知开始
看乌鸦想到的告诫
发布于: 2021-02-21 更新于: 2021-02-22 分类于: life 阅读次数: 

这是一篇旧文,是当时对生活的一种小小感悟,如今写了博客,就搬过来分享一下,其实如今看来,有些内容还不过时,有些稍有陈旧,不过为了保持文字的原汁原味,就不做删改了。

img

镇楼图

​ 昨天傍晚时分,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周围,好想安静无忧的看一会儿这雨后的放晴的世界,可对面学校的楼上来了两只乌鸦,歪着头对着隔壁的小区叫了一大会儿,让我一下子想了许多,突然觉得有些凉意,经过许久的琢磨,有了下文。

img

​ 参加工作这些年,特别是很少写关于职业生涯的工作,主要顾虑到自己的年纪不大,见识短,写出来会如盲人摸象,再者,工作中都比较携带主观感情,很难将心中的“我”从环境里抽离,站到一个更高的视角看。于是我总是在自己偶尔闲余的时候,去思考一些这些年的职业中的所见所闻,所思所感。成功的公司有很多成功的缘由和因素,失败的公司也有许许多多的失败的诱因,成功者手持着成功利剑一路斩将,终于登上了闪耀的舞台,其实或许他们口中的成功秘诀也只是成功后的一种总结。同样失败者亦然,失败了,总结的失败的教训未必是失败的真正的缘由,或许,只是一些臆想的因素。所以接下来我不想谈成功的那些准则,也不想单一的谈失败的那些常犯的错误,我只是对目前我所熟知的的一些词,做一个自己的见解。

img

​ 什么是乌鸦的告诫,就是能够提前感知事物的变化规律,就是我们常说的眼界,对眼界的理解,这个除了天赋,还有一个人过去所有见识智慧的积累,这个没有更好的手段,属于天赋+勤奋+机遇的集合。两个眼界不同的人是很难一起谈未来的,著名的网络上流传的“三季人”的段子,就是如此,和一个感知很差劲的人,一起谈工作项目的变化,如对牛弹琴也。年少的我,以前总是很容易成为那只讨人厌的“乌鸦”,年少因为接触的知识,圈子,书籍,有限,而大多数形而上的东西,儒家思想占据了绝对优势,大概是从28岁开始,更多的接触一些其他的东西,有了佛家,道家,对世界的认知的理解和认知开始变化一些,开始不再多言,静观其变。去过寺庙的人都很容易记得门口的那尊笑呵呵的弥勒佛,却很少关注他背后的手持神器,面目狰狞的金刚,说佛慈悲的,不免显得肤浅了些。

img

​ 时代是变化的,互联网行业的变化更是其他的行业的几倍,如果一个人离开互联网行业两年,等他回过来看时,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样子了,我这么说,你是不是很熟悉?是的,这个就是我们小学课本里那边很著名的成语“刻舟求剑”的变种,很多人当初成功了一次,打开了一扇成功的门,就妄想着自己持有了一把打开所有成功门的钥匙,于是步履匆匆的去尝试各种各样的形式,看别人成功了,以为自己也能照搬,偶尔受了对方的劝告,还退给别人一句:“想当年,我也是牛逼过的……” 《三体》里说出了我最想说的,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,傲慢才是。任何傲慢的狂言,都会被时代碾压的粉碎,面目全非。

img

​ 不管你是自主创业,还是给别人打工,你要警惕那些工作里让你“All In”的人,酒桌上,有些人几杯酒下肚,开始胡言乱语了,给你造梦,给你画饼,给你幻想一个未来,说,小伙子,好好干,不会亏得你的,有时候顺便带点让你恐惧的话,比如,公司,在业界已经算是不错的公司了,某某公司更甚,外面的市场不好,等各种云云。人是很奇怪的,一旦平静下来就会滋生懒惰因子,懒惰让人变得恐惧,害怕无常。其实反观那些身边那些离开的人,其实没有几个如酒桌之言,混的如何不好的,小到职业环境,大到人类环境,我们之所以要进步,究其原因就是不让自己淘汰。如何不让自己被淘汰呢?老祖宗留下了一套哲学,就是竞争,和时间赛跑,和周围赛跑,你只要比周围的人跑的快,变化的快,就能不被环境淘汰,苦心人,天不负。

img

​ 人类简史里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,就是说人类是一种善于撒谎的物种,欺骗,不否认,我们的周围充斥着各种披着华丽外衣的谎言,人生苦短,如果一个人想成大事,必须依靠外部力量,一种最直接的方法,就是造梦,给别人造梦,让他人以为是“我们”,其实在胜利果实瓜熟蒂落的时候,才知道只自己并不在“我们”之列,充其量只是那个围着磨盘永远吃不到胡萝卜的小驴。世界是公平的,而又是不公平的,公平和不公平没有一把大家公认度量的尺子,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,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。很多公司都会搞出一套企业文化,而每个企业的文化都各不相同,不是说你说诚实是公司文化,它就是公司文化,公司文化是一种反馈的东西,必须有长期不断的渗透。

img

​ 接下来说说战略和战术的论述,很多时候,战略的制定决定了方向,战术的制定决定了如何去实现。比如说,我们决定100个人往南走,到达1000公里的地方。往南走是战略,如何走1000里到达,是战术。愚蠢的制定者是这样算的,假如一个人一小时走10公里,那么100个小时后可以到达,如果我们每天走10个小时,那么10天后到达,既然有了战略和战术,那我们出发吧!这样的制定,后果,你懂的。聪明的制定者会考虑很多,人性,天气,交通工具,方向偏离等等。

img

​ 其实无论是战略的失败还是战术的失败都绝对会导致结果的失败。于是乎衍生了一直偷懒模式,这个模式叫做以结果为导向,初看起来这个没啥毛病,这个不是和小平同志的“黑猫,白猫,逮着老鼠才是好猫”的理论不谋而合啊。如果一个企业喜欢以结果为导向,就会有欺上瞒下,内斗的现象,为了达到目的,不择手段。正是楚王好细腰,宫中多饿死。如果一个老板喜欢体育运动,公司肯定会有一股体育文化,老板喜欢加班,你放心,每逢节假日,必定有人冲锋陷阵。你的爱好,决定了你的生活,老板的爱好,决定了一个公司的文化。有人说了,我看微波粼粼,哪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啊,哈哈,我只能对这样的人,笑而不语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这个道理我想凡是经过世事的人都明白,你可以做那个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的傻子,他就会做那个视而不见的瞎子。

img

乌鸦的告诫,有几种,比如《谏太宗十思疏》里那句“善始者实繁 克终者盖寡”,再如《孟子见梁惠王》的“苟为后义而先利,不夺不餍。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,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。王亦曰仁义而已矣,何必曰利?”或者是《扁鹊见蔡桓公》里的那句:“君有疾在腠理,不治将恐深。”亦或者是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的“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”自古以来,能告诫者着实不多,而告诫者里面有远见卓识甚少,而能听告诫的人更是凤毛麟角。所以很多人最后悟道了,慢慢了理解了这些规律,就知道不再跟世界为敌,开始学会顺势而为。有时候,既然无法渡人,那就先尝试着渡己吧。

img

​ 俗话说得好,喝醉酒的人都会说自己没醉,叫不醒的都是装着睡着的人,自己的人生还得自己掌舵,做自己的船长吧,干嘛非要做他人屋顶的乌鸦呢?天色已经暗去,远处的火烧云也没有了,路灯亮了,城市的夜开始了!

img

--- 本文结束 The End ---